【專案管理】你可能沒注意到的專案管理與克服技巧

學.誌|Chris Kang
7 min readApr 18, 2020

--

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

還有印象最近一次開會的狀況嗎?

「我們必須要先寫完整的企劃,把我們需要的東西都列上去,等到把所有東西都準備好,這樣之後才不會出問題…」很大部分的大活動都需要先有一個完整的企劃書,等到企劃書與完整架構完成後,才能繼續下一步。

然而,有時會遇到一些意外(甚至很多)…像是:「這個企劃看起來不太行啊,老闆可能不會給這麼多資源。」「那準備時間完全不夠耶?怎麼可能來得及」而我們通常只能回:「喔…好吧我們會改。」或是高階推託:

我們也很想改,但是老闆說不行(誤)

明明中途都會有許多的檢驗點,怎麼最後還是會出包呢?

實際可能是:雙方存在資訊不對稱

Photo by Icons8 Team on Unsplash

1. 溝通成本與責任歸屬,累積爭吵的因素

通常我們在執行一項專案或任務時,並沒有去思考這項任務背後的目的。主管(或老闆)想要達成的目的是什麼?他們可能會考量哪些要素?要如何使提案有證據支持等等問題。

當時間越拖越久,我們就會發現 — — 焦點不知不覺被模糊了。

每個人開始關注細節,從 banner 設計不好看,到我想要一個斑斕炫麗的黑色等奇怪的要求。然而,我們卻忘記最初的目標。更糟糕的是,當時間資源越來越少,做出更動的成本就會越來越大,常常一個原本能輕輕鬆鬆完成的專案,最後加班加到爆炸都做不完。

另一個,則是管理制度造成的問題。

多數公司都是採用一個幹部管理一群人,最後再由這群經理人上報給老闆。但對於經理人跟下屬來說,他們很有可能完全關注不同的 KPI。舉個例子,像是經理人的業績可能是總營業額,但下面的業務可能是跑單數。

因此就會出現業務瘋狂接小單;但經理人一直罵下屬業績沒到的詭異畫面。因為兩者角色的目標根本不一樣,因此總是會不停的出現衝突。

2. 僵化的時間規劃,無法處理突發狀況

根據人類的習慣,我們常常依據舊的模式或經驗來執行新的想法。認為這樣的風險最小。就像最常採用的 Waterfall(瀑布式) 。

Waterfall 是先由一群活動計畫者(業界稱為 PM)來規劃整體的流程,交由下面的執行者(設計師、工程師等等)來開始製作產品,最後整合後端與活動執行人的產出做出最後的產品。顯而易見的優點是,這是大家都容易接受與理解的方式,以及能降低初期規劃與發包的成本。

然而,最糟糕的是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

如果 PM 或 Product Planner 對於使用者的需求理解不明確,或是對於完成的定義有落差,一來一往的溝通成本就會高到直破天際。兩個小時的任務可以修個兩天。

加上主管通常都會希望下屬允諾期限,而下屬為了避免做不出來開天窗,通常都會「灌水」避免出現臨時狀況做不完。因此就會出現整個開發期被預期拉長;如果時間押的剛剛好,一個溝通失誤就會直接讓專案時程 delay。

最後的產品品質,就只會落在「剛剛好的水準」、「不要出包就好」的程度,導致 output 總是和預期相差甚遠。

3. 修正速率過長,無法在時限內完成產品

根據 Waterfall 的流程,都會在最後才進行調整與改善。但許多產品的細節,往往在開發的過程中才會發現,或是需要經過使用者測試後才能調整(例如 A/B Testing)。如果每改一次,就需要開一次會(而且是那種抓大家來的會)來進行調整,無疑會花很多的時間在討論、開會,再討論、再開會的循環。最後,變成全部的時間都在開會,反而沒時間投入在開發。

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經理人很喜歡開會(因為感覺有在做事),但下屬卻討厭到不行(因為會議根本沒有解決問題)。

那麼,要怎麼解決這件事?

關鍵在於––––對產品是否有快速遞進的概念。

現代的扁平化流程,例如 Scrum 和 Agile 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生:

現在的產品需要因應顧客的要求,快速改正所需要的內容,所以需要有更短的流程與測試回饋,這裡就就介紹現今扁平式管理的主流方式 — — Scrum 工作法(這個工作法會在之後有更詳盡的介紹)。

這個流程最主要改善的有下列幾點:

優點1:流程透明化,每個人知道自己的負責範圍

Scrum 透過白板與便利貼的方式,讓所有人都知道目前的專案進度,進而加速整體的工作速率,也透過透明化,降低活動無法順利完成卻隱瞞不說的狀況。並讓每一個都可以知道並互相監督彼此的工作,提升整體的工作效率。

也解決「責任越大,權利越大」的問題,位在團隊內,每一個人都是缺一不可的,因此在這個專案裡,只有負責每個 Task 的人,沒有上下位者的指示問題。這也代表,可以減少主管偏心而導致專案概念的不一致,進而減少內部的爭吵,因為 Scrum 本身就是建立在大量溝通的基礎上。

優點2:解決彼此分工不明確,降低整體成本

Waterfall 的一大弊病就是為了規範權責相符,所以某 A 會的技能,雖然可以解決 B 的大問題,卻因為沒辦法有適量溝通與討論,而白白浪費了這樣的技能。現在,因為 Scrum 依靠大量的溝通基礎,可以利用每日極短期例會的方式,快速提出每個人面對到的問題,讓團隊的其他人能夠利用自己的能力,幫忙解決其他隊員所遭遇的問題。

而這樣的方式優點還有一個,就是能在籌備的過程中,隨時加入一些好的活動或是修正內容,隨後馬上進行測試,此舉解決了 Waterfall 只要更改需求或是文件,就需要重新跑一次流程,能夠大大減少重新執行流程中,重新編寫文件的資源浪費。

優點3:極短期的產品週期,快速推出並更新產品

Scrum 採用衝刺(sprint)的方式,快速測試並修正產品。衝刺就是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區間內(例如兩個禮拜),迅速完成一次的原型(prototype)開發,原型是指可以拿出來給客戶或是觀眾的實體產出,讓客戶與觀眾快速的給予回饋與修正。這個模式可以解決 Waterfall 更改初始文件(像是活動企劃)時,所需付出的高昂時間與財務成本,而且過長的審核流程會拖慢整體產出的進行,很多時候,專案會做得很趕、做不完,不是因為時間不夠,而是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等待,或是做完了才開始花時間修改。

這樣還有一個最棒的優點,就是可以借由這個方式,估算每一次衝刺時所需的時間,就能平均估算出整個專案所需要的完成時間,且就能較精準的估算整個時程。只是 Scrum 並不會把整個專案非常詳細的規劃出流程,由此延伸出的優勢就是:更能彈性調整流程,不會因為圖突發性的意外,就必須重新撰寫時間規劃。

好了,來個結論吧:

看完 Waterfall 與 Scrum 的規劃,好像扁平式的管理似乎就完美的贏過瀑布式的管理流程?其實,沒有這麼簡單。首先,大家最習慣的還是瀑布式的流程,因此就算引入了新的方式,大家還是會習慣用舊的思維去做事,反而造成事倍功半,還讓別人覺得管理不佳:再來,如果之前有留下好的文件(當然這個很難啦),的確是可以減少下面帶活動或是做事的人的困擾,因為只需要照著指示做,很少需要指示,更不用說需要 Scrum 複雜的分工模式,還會牽涉到在上面的管理者需要釋放許多的權力,更會讓已經習慣這套模式的人感到反感。

要使用這套新式的工作方式,需要的就是 — — 有一顆想學習的心,以及接納改變的勇氣。他是一個需要我們挑戰舊有思維的方式,如果願意去嘗試新的方式,省下的不只是成本,還有屬於你寶貴的人生。現在,就開始改變吧!

之後還會持續推出 Scrum 相關的文章,歡迎大家多多指教以及更正!

--

--

學.誌|Chris Kang

嗨!我是 Chris,一位擁有技術背景的獵頭,熱愛解決生活與職涯上的挑戰。專注於產品管理/資料科學/前端開發 / 人生成長,在這條路上,歡迎你找我一起聊聊。歡迎來信合作和交流: chriskang0917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