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PM|指標設計】產品經理如何為產品設計成功數據指標?How to set Product Metrics

一個恰當的指標,能夠讓我們很好地管理一項產品。彼得﹒杜拉克曾說:「若你無法測量,則你也無法管理。」

學.誌|Chris Kang
10 min readMar 30, 2021
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

曾經我的一位朋友問過我:「有沒有辦法設定一組指標,讓他們能夠無時無刻透過這組指標系統,來追蹤產品的營運與變化?」我的回答是:

為什麼一定要有一組固定的指標?

這也帶到本文的重點,在設定 Product 的指標時,只要是人就會有盲點(也包括筆者),也因此會設定許多其實並不合理的指標。因此,就讓筆者帶你來一步一步瞭解,指標設計的盲點與如何設計。

指標設計的盲點思考

在過去,我很習慣一旦開始熟悉一項挑戰,就會開始規劃或嘗試思考 SOP,這對熟悉的問題是件好事;但對於新創公司來說,這樣的思考邏輯擁有致命的前提假設––––

我們認為只要分析好問題,解決方案就會呼之欲出。

我在創業初期時,發現網站的服務頁面轉換率不高,原先根據周圍潛在使用者的訪談,逐步安排官方網站頁面的資訊安排,因此我設定網站的服務頁面轉換率為 10%,作為網站的成功指標(Success Criteria)。

正當我以為只剩文案優化時,訪談使用者提了一句:「你們實際上在賣什麼?是賣工具還是服務?如果我不知道我買到什麼,我怎麼放心在你們的網站上購買?」

當下我忽然意識到,如果消費者並不確定產品是什麼,那就算有再高的服務頁面轉換率有什麼用?因此我重新將指標轉到服務 Idea 的接受程度,並將原先「成長陪伴」的概念轉換為「職涯顧問」的概念,使消費者容易理解產品的概念,降低使用者的認知成本,才讓後續服務接受程度提升。

上面的親身經歷,代表的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指標,其實常內含某些假設而不自知。以上面提到的「提升服務頁面轉換率」來說,便是「如果提升轉換率,營收就會提升」然而,這其實是個未被驗證的假說。

若在一開始就退後一步,優先思考目標是提升產品銷量,我就能從不同面向來解決問題,並設定恰當的指標。

指標是什麼|What is Metrics?

在 Product Management 的領域,要檢核一個功能或產品是否達到預期,就必須要設定目標。在之前寫過的 如何有效定義指標 中,也參考了 Lean Analytics 的指標設定,建議好的指標可以如何設計。

在實務中,指標通常分成「探索性指標」與「監控式指標」。

兩者差異在於探索性一如 EDA 的目的,瞭解使用者的行為或挖掘問題使用;監控式則指定期追蹤給 Stakeholder 和 Team member。

探索式指標 Exploratory Metrics

通常探索式指標,都會結合監控式指標一齊運用。之前在 Garena 工作時,忽然在禮拜一遇到活躍下滑的問題。

為了找到該問題,我們便查閱了用戶的每個時段上線人數、流失用戶的遊玩特性、上線時間、活躍度等數據,最後發現這些指標幾乎都和留下來的人沒有差異。

因此進一步訪談使用者與分析過往的數據趨勢,才發現真正的關鍵是在大型活動後,多數的玩家已經將獎勵全部領取完且體驗完,因此失去了在大型活動後上線的動力。

於是之後我便向主管提案,希望大型的獎勵能夠留到次一天才領完,讓玩家不會在享受完所有獎勵後就失去興趣,也因此後續的遊戲企劃設計,便是在產品設計裡的新功能或產品內容更動。

監控式指標 Monitor Metrics

常見的指標,又可以粗略分成下面五個類別。通常這些指標就會是固定觀察,以作為監控產品的變化。

  • Growth & Activation:New User, DAU, Total User, Growth rate. Install, signup, activate app.
  • Revenue: ARPPU, LTV. CAC (Customer Aquisition Cost), MRR (Monthly Recurring Rev), ARR
  • Engagement: Posts per person, avg screen time.
  • Retention: retention rate, 1d, 2d, 3d, 7d, 14d, 30d. (流失率正好相反)
  • User Happiness: NPS, APP store rating. Feedback rating. (Most Difficult)

如何定義指標|How to define good metrics?

無論哪一種指標,目的都一致,便是定義「我們希望什麼事情發生」?一個好的指標,需要符合下面四個條件:

  1. 容易理解:簡單的指標能讓人理解其意義,過於複雜會因此失去目的。
  2. 比例優先:只有比例才能比較,純粹的數值容易讓人盲目。
  3. 注意關係:小心許多數據僅有關連,並無因果,切勿錯判。
  4. 行動指標:該指標要能藉由行為來調整或改變,不然指標便無意義。

舉例來說,通常我們看的 WAU 其實是無意義的,要盡可能地追蹤 WAU/Total User 的比例,其數字的變化才有參考價值。注意可行動的指標,切記有些指標看似可行(如按讚),但可操作性不大,因此並非好的指標。

Real Example: Twitter

以 Twitter 為例,若我是負責 Comment 的 PM,當前的目標可能是提升用戶停留時間;Metrics 便可能設定為提升 Comment 數量。對於該指標的假設,則是讓用戶時常跳出他們願意留言的文章,就能藉此提升該指標。

A. 好用的指標設計原則|HEART Model

在設計產品指標時,常會遇到忽略掉某個面向的指標。因此若能以一個框架來提醒自己,變能很好地避免遺漏指標。這裡就要提到 Google 提出鼎鼎大名的框架 HEART。

HEART 其實是五個單詞的縮寫(Happiness、Engagement、Adoption 、 Retention、Task Success),分別代表五個領域的數據測量,能夠很好地衡量一個產品各方各面的指標。

  • Happiness|How happy is your user?
  • Engagement|How engaged is your user in the short term?
  • Adoption|How many user is actually trying your product?
  • Retention|How many user do you retain long term?
  • Task Success|How successful are you at allowing user to perform the most valuable Task?

下圖就個別說明 HEART 這五個縮寫的實際說明,以及常見代表的指標:

Created by Chris

實際監控的方式,能以隨著時間變動,來看看個別的數值指標,以瞭解產品的狀況是否有變好或變差。在觀察數據的過程中,很常會觀察到 20/80 法則,例如僅有兩成的人會帶來八成的營收。因此需要特別看待這群人(在軟體業被稱為 Whale)的消費情境。

在使用指標時,專注在真正重要的指標,而非什麼都看。記得,上面的指標並非一定,而是一個指標設定的 Guide,可以根據自己需求來調整。

B. 好用的指標設計原則|GSM Model

除了前面提到的 HEART Model 外,我們還能結合 GSM Model 來設計指標。所謂的 GSM,是指 Goal、Signal、Metrics 的縮寫。在使用 GSM Model 時,可以個別自問這三個問題:

  • Goal|你希望讓什麼事情發生?
  • Signal|什麼事情需要被測量?
  • Metrics|有什麼指標可以代表該事件?

階段一:Goal

在設定 Goal 的時候,其實非常適合使用 Customer Journey Map 來評估。每一個產品或功能,總會希望使用者完成或達到某項目標,因此以 CJM 來衡量使用者在完整走完該歷程後,會有「哪一件事發生?」

切記,在過程需要不停地去定義「問題是什麼」

舉個例子來說,若我們希望「瞭解用戶是不是覺得產品好用」這個問題,直覺可能是 App Rating 或 NPS(淨推薦分數)。然而,若實際上的好用可能是指「消費者能迅速地找到欲使用的功能」,而該問題可能來自於客服收到兩極的評價,因此希望瞭解產品對消費者是否好用。

那問題可能就會變成「哪一些功能的使用率較低?這樣的使用率正常嗎?」因此在一開始就定義好,我們究竟希望衡量什麼是最關鍵的事。

階段二:Signal

接著,在事件發生的過程中,哪一些事情會因此產生一些訊號(Signal),而我們能透過這個 Signal 來追蹤這項指標。這個階段很適合 Brainstorming 來發想一些特別或有趣的追蹤方式,很多時候我們以為難以追蹤的指標,其實都能透過奇怪的方式紀錄。

階段三:Metrics

這也是最考驗指標設計的功力,在第一個階段定義的 CJM 與事件,是否能在階段三找到一個指標,代表使用者真的因此執行完整個流程,且該指標一樣要符合前面的要求:容易理解、比例優先、注意關係、行動指標

設定完指標後,要做什麼?

當我們設計完指標後,筆者常會先列下設定的指標預期會有哪一些變化?預期會變化多少?並將這一些數值寫在紙上對獎。為什麼要這麼做?

原因有兩個,一個是為了訓練自己的評估能力;另一個,也是最重要的一個––––

為了確認這次行動,符合預期的投報率

每一項商業上的行動,有收穫的同時也都帶來成本,就算什麼預算都沒有投入,一樣有人力成本的投入。因此評估這一項行動是否能帶來預期的投報率,也是決定該行動是否要停損或及時加碼的關鍵。

至於要如何衡量報酬率,可以待筆者之後專門寫一篇文章說明,關於如何衡量報酬率,也是一門有趣的藝術呢!

**【希望用你的掌聲來投票與支持】**
拍 5~10 下:簽個到,表示支持(感謝你的鼓勵啊啊啊)
拍 10~30 下:希望我可以多寫一些文章!有你這位讀者,寫這篇也心滿意足了!
拍 30~50 下:內容對你感覺很有共鳴,希望能多分享給周圍的朋友!

謝謝你願意把我的文章閱讀完

如果你喜歡筆者在 Medium 的文章,可以拍個手(Claps),
也歡迎你分享給你覺得有需要的朋友們。

You May Interest In:

--

--

學.誌|Chris Kang
學.誌|Chris Kang

Written by 學.誌|Chris Kang

嗨!我是 Chris,一位擁有技術背景的獵頭,熱愛解決生活與職涯上的挑戰。專注於產品管理/資料科學/前端開發 / 人生成長,在這條路上,歡迎你找我一起聊聊。歡迎來信合作和交流: chriskang0917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