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涯系列】DIVE 問題解決法:一套工具帶你解決轉職、職涯與人生問題

一套結合設計思考 (Design Thinking)、CTPS 與各種方法論的技巧

學.誌|Chris Kang
14 min readJun 27, 2022
Photo by Bobbi Wu on Unsplash

最近疫情又開始爆發,大家過的還好嗎?你會收到這一封月報,代表過去曾經和你交流或是合作過。因此希望透過每個月一封親自手寫的月報,持續提供給各位有價值的資訊,也讓你以你適合的方式,發光發熱。

看到最近疫情的數字仍然在浮動,雖然也為台灣的狀況擔憂;但也知道這樣的情況,在短時間內依樣會面臨到不停變化的環境。

為甚麼會需要這個方法論?

因此首當其衝的議題,莫過於工作模式的變化,以及遠端工作帶來的挑戰與變化。甚至,也有人在思考如果同時拿到多個 Offer、轉換工作,甚至是在思考面試、撰寫履歷等。

而這些過程,其實就是思考框架可以應用的地方。今天會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結合 CTPS (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) 以及 Design Thinking 的方法論。並用這樣的方法論,來分享可以怎麼分析與解決這個問題,並一起和大家分享在與遠端工作的工程師訪談後,他們的心得與優缺點。

希望讓大家在人生和職涯中,都能夠閃閃發亮,有興趣進一步聊聊,非常歡迎來信或私訊詢問。

工商廣告時間:這篇內容會先提前一個月,首發在我每個月發布的職缺月報,因此如果想要第一手職場、職涯的思考與最新的職缺,歡迎你隨手訂閱我的月報 (訂閱方式請至我的 LinkedIn 首頁 Shun-Chih (Chris) Kang)

DIVE:解決問題的四步驟方法論

Photo by Bobbi Wu on Unsplash

在前段有提到 CTPS 與 Design Thinking 這兩個方法論,他們個自有適用的情境。而這兩個方法論,也是我解決問題時很常應用的工具。

CTPS (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) 的方法論是來自於前 Mckinsey 的資深顧問、遠傳前 CFO 所設計與改進的一套方法論。這一套方法論著重在「目的導向」,整個方法論是圍繞在一開始設定的目標。

而 Design Thinking 則是由國際知名的設計顧問公司 IDEO 的 CEO 所創造的方法論,更著重在挖掘問題的過程,並從中找到真正的 Insight。

但如果要拿這兩個方法論,去解決生涯或職涯問題,多少會有一些應用上的不方便。因此在這幾年的應用後,我漸漸將這個兩方法各取所長,結合成 DIVE 這個流程。

雖然所有的概念都不是我原創,但確實是我自己用的最熟悉的流程,也能夠在非常多的問題上套用。

DIVE 方法論是甚麼?

DIVE 基本上可以分成四的階段,分別是:

  • 定義問題 (Define):確認今天解決的問題是甚麼?以及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問題?
  • 發想點子 (Ideate):針對特定的問題,發想所有可能的解方,且真正重要的是不在一開始就限定解方。
  • 驗證效益 (Validate):確認該行動真的能夠符合當初定義的問題,以及確認當初設定的目標是否有需要調整。
  • 驗證落地 (Evaulate):實際執行或行動,去確認真實狀況是否符合當初的想像與效益。並據此調整方向。

當然提到各種方法論,每一種都能夠寫成數十頁的流程與方法。因此,今天主要希望讀者可以領略這套方法論的概念與精神。下面就根據我個人應用的經歷,以及 DIVE 這個方法論個別進行細講。

一、定義問題 (Define)

Photo by Volodymyr Hryshchenko on Unsplash

對我來說所謂的定義問題,其實只是釐清自己想要甚麼,以及希望達到甚麼目標。」

對我來說,這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。因為除了我聽過不少的工程師之外,我自己也都會有這種狀況 — — 聽到或看到別人的好,就開始覺得自己的狀況是問題,並開始希望可以做一些不一樣的嘗試。

但很常到最後,卻發現當初要達到的目的其實早就已經迷失,只是深陷在比較現有方案的好壞,這樣就會很可惜。

要定義一個問題,可以先和自己確認兩件事:

  • 目標定義:我真正重要的目標是甚麼?我要怎麼衡量我自己達到目標?
  • 假設檢定: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,具體來說我會有哪一些收穫或成果?

上述的概念其實和 OKR 非常相近,但仍然會用這樣的方式列出,是因為我希望在定義問題時,不是在思考各種新奇的用詞或方法論,而是單就本身合乎邏輯的方式,來思考與解決遇到的問題。

而針對上述提到的兩個面向,期時可以延伸思考的是:

為甚麼要解決這個問題

很多時候當初想的問題並不是真的問題,而是可能源於比較、刻板印象、完美主義等原因,導致出現了這個問題。

所以在思考到一個問題時,可以嘗試把它寫下來或打下來,但真正重要的還是問自己原因是甚麼?為甚麼想要解決這個問題?甚至可以嘗試使用 Design Thinking 的句型來思考:

對於_XX 模樣_的_使用者_需要_XX的需求_因為_原因_很重要。

實際案例:以混合遠端來說明

在這半年來,已經有聽到不少工程師跟朋友和我分享,他們希望可以找一個全遠端工作的環境;但有趣的是,我確實也越來越少聽到,有工程師認為全遠端是個剛需。雖然這只是一個主觀的觀察,但確實可以發現有些選擇,實際的體驗和想像中的不一定一致。

因此,在思考之前可以先思考的一件事是:

是甚麼樣的原因或資訊,讓你覺得這個狀況是個問題?

接著回到原來的情境,可以思考的三個面向是:

  • 目標定義:確認全遠端、混合遠端工作是自己理想的工作條件。
  • 假設檢定:WFH 的型態,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效率與習慣/在 WFH 的狀態下,自己有可以工作的位置與習慣。
  • DT 句型:對於離公司很遠的工程師來說,需要部分遠端的需求,因為節省通勤時間來工作是重要的。

在協助人選思考職涯規劃時,很常從聽到現在某個產業、職位新期想要加入,到思考下一份工作的轉換與目標設定。

但很多時候面對琳琅滿目的機會,很容易就忘記為甚麼要轉職。以及為了解決甚麼樣的問題,而選擇轉職這個選項。

以及就算真的獲得了這樣的機會,也可能因為在假想上沒有經過更細節的思考,導致在新的工作上遇到比想像中更大的挑戰。

而這個思考的過程,也可以參考演繹樹的方式,來進一步拆解問題。簡單來說,便是在分析問題之前,先將問題的情境嘗試拆成樹狀結構。

這個部分礙於篇幅,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留言詢問,或上網搜尋關鍵字「金字塔原理」。

二、發想點子 (Ideate)

Photo by Martin Wilner on Unsplash

當我們意識到遠端工作的型態,可能對我們很重要;這時其實就可以開始思考,在思考問題時,你覺得很重要的原因是甚麼。延續上面提到的觀點 (Point of View):

對於住很遠的工程師來說,需要有混合或遠端工作的制度,因為節省通勤時間是重要的。

而且該問題不會只有一點,很多時候可能同時間會有 2~3 個句子。

這時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一些問題,應用 HMW (How Might We) 的句型進行發想。另外如果有使用演繹樹分析的讀者,也可以從每一個樹的節點,來舉出相對應的問題。

這這個階段最核心的心態,是不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批判點子,以及也能夠根據現有的點子,混合一些點子再一起。

如何發想點子?

從剛剛定義出的問題後,我們可以優先從「原因開始發想」。主要的目的在於,不要在一開始的時候,就將方案鎖在既定的目標或手段。

延伸剛剛提到的觀點,我們可以將「節省通勤時間」提取出來,並以下列的方式來思考 HMW 問題:

  • 把東西變的更好
  • 把痛苦的地方移除
  • 挑戰印象或直覺
  • 用比喻啟發想像

以上述的方向舉實際 HMW (我們可以如何) 的問句來說,可以列出如下:

  • 我們可以如何讓通勤的時間變的更有效率?
  • 我們可以如何將通勤變的不無聊、不枯燥?(思考時發現不想通勤,是因為通勤無聊)
  • 我們可以如何讓通勤變得有趣?
  • 我們可以如何改變通勤的定義?
  • 我們可以如何適應 WFH 的習慣?

上述的這些問題可以無限列出,每一個問題都有可能因此想出更多、更有趣的解決方案。很多時候,我們要的解決方案其實不遠,只是尚未想到而已。

三、驗證效益 (Validate)

Photo by Siora Photography on Unsplash

到這個環節,主要要做的事情,就是去評估這些方案,是不是真的值得測試或落地。

因為在選擇每一個解決方案時,其實就是在做機會成本的考量。對你來說,這個方案需要成功,你可以思考的三個問題:

  • 成效要到多好,你才認為這個方案可行?
  • 你願意付出多少時間和成本?
  • 你有哪一些個人偏好在?會怎麼影響你設定的目標條件?

因此,這個階段就是在評估驗證的效益。我們平常在衡量不同方案時,其實就是在進行驗證效益的過程。

延伸剛剛的遠端工作這個問題,如果我們根據上述的問題,發想的這些解決方案:

  • 將租屋處搬到公司附近。
  • 在通勤的時候,準備 Switch 等主機遊玩。
  • 在通勤的時候,準備一些 Podcast 或課程來聽。
  • 將通勤過程的過程,如果可以達到目的,就可以增加自己的旅遊基金 50 元。
  • 可以到某站後改成騎腳踏車,作為平常沒運動的補償。
  • 原先其實住處沒有辦公空間,可以轉移到公共區域的餐桌做為辦工作。

如何驗證效益:實例分析

而驗證效益的階段,其實就是個別評估哪一些方案,在上述提到的成效、成本、偏好三個面向,都符合設定的條件。

  • 搬家:因為現在住家裡,因此搬出去可能會新增租屋成本。如果真的要,那總年薪可能要提升多少,或是未來的收入要到多少。
  • 玩樂:每天變成都需要帶一台 Switch 主機出門,而且中間其實需要轉車並不太方便一直玩,目前玩的遊戲也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,整體體驗的效益不佳。
  • 學習:確實過往都在滑 YouTube,現在也有很多課程還沒看。而且可以先都瀏覽過一次,了解狀況後在有目的性的針對學習。本身也有課程是希望可以先瀏覽過在深入學習。
  • 目標:有目的性的去達成通勤時的目標,其實也是變相強迫自己學習。這剛好可以抵銷原先覺得沒時間學習的缺點。而且也很想旅遊,因此旅遊基金很有吸引力。
  • 運動:這個想法很不錯,也確實可以在前兩站就下車,而且公司附近和捷運站都有腳踏車站,整體時間預估也只慢個幾分鐘。也可以減少沒運動的內疚感。
  • 工作:確實有實際的位置可以考慮,但不確定家人能不能接受在公共區域辦公。未來可能需要添購的也有一些辦公設備,目前初步看起來也覺得不會花太多時間設置。覺得也許會滿有趣的。

當然,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許多的主觀判斷,但就算主觀判斷不可行也沒關係,也許這個方案在未來就有可能會派上用場。例如上述的搬家或是玩樂,都是有可能在未來嘗試的機會。

甚至在過程中,也會思考到更多原先沒有碰過的問題,例如原來想要遠端工作,是因為覺得通勤無聊。

而自己也許是一個很耐不住無聊的人,會不會其實目前的環境有太多刺激了?

這些問題都可以讓我們思考的更多、更全面,不會再將問題只是限縮在「要不要遠端工作」上。

四、驗證落地 (Evaluate)

Photo by Clemens van Lay on Unsplash

相信看到上面一個章節,已經有不少的讀者知道這個步驟要做甚麼。

其實這個環節就如你想像的那樣,根據不同的方案,結合之前在這篇文章中分享的 KPT 工作法 (面對當前工作的困境),我們會知道有一些是原本覺得不錯的地方,而有一些則是需要改善或提出問題,並進一步去驗證。

在有了上一階段列出的方案,與各自對應的需求後,接著很重要的環節是記得把這一些需要驗證的項目,以清單的方式列下來。舉例來說:

在家工作:

  • 確認家人是否願意讓我在公共空間工作?
  • 確認家裡的環境是否適合辦公?
  • 可能會需要哪一些器材?

甚至如果無法執行,是不是可以考慮往外的咖啡廳,或是甚至找一個辦公空間等。這個環節的核心概念是:

透過最小成本的方式,去極大化驗證這個方案的可行性。

如果是情境或體驗,那就需要設計那個體驗出來;如果是實體或產品:就假裝實際的環境或功能去操作。重點在於盡可能地去模仿當時的狀況,甚至請問周圍有遠端工作的朋友,並收取相對應的優缺點回饋,都是一個很可行的方案。

而無論哪一種,都遠比單純看別人的想法做決定,來的精準與客製化。

遠端工作,是個甚麼樣的想像

在這幾個月來,我也陸陸續續訪問過不少處於半遠端、全遠端的工程師,在我整合這些回饋後,他們提到對於遠端工作來說,可能帶來大方向的優勢與弱勢。這裡也一併提供給讀者參考:

A. 遠端工作帶來的優勢

  • 減少來回通勤的時間。
  • 可以有安靜的環境,而家裡允許因此更容易專注。
  • 有時間可以接送小孩。
  • 可以在各地工作,不會被地點侷限。

B. 遠端工作帶來的弱勢

  • 彼此之間的資訊流通速度會變慢,在工作系統建置不完善的情況下,溝通不足的情況會發生。
  • 少了同事或前輩可以即時討論或請教,很多時候變成需要特別約時間,覺得學習的速度變慢。
  • 溝通常常會以文字或通話為主,但很有可能會導致溝通不良,或是雙方理解錯誤的狀況。
  • 在家的工作效率不好,很容易會被其他環境影響。
  • 變成所有的討論都需要建檔,要習慣大量的非同步溝通,但溝通的成本就會變高。
  • 交流的過程互動性變低,很多時候分享的套論度或凝聚力會下滑。

也因此,有不少的協作工具應運而生,例如前陣子非常流行的 Gather Town,或是許多公司導入應用的知識管理工具 Notion,抑或是視訊功能強大的 Zoom 等工具 (這裡先不管工具的好壞)。

對於問題,我們可以用更有趣的方式思考

在擔任獵頭與生涯顧問時,很常會聽到這樣二選一的選擇,例如「我不喜歡現在這一份工作,我是不是不適合?」、「現在的工作沒有挑戰,是不是要換工作?」等。

擁有這些思考當然是好的,這代表你意識到的問題,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,便是意識到問題。

而我們可以做的更多的是,針對我們想出來的這一些問題或需求,反向思考我們究竟要達到甚麼目標。接著,在發想過後才是思考方案的選擇與優先順序。

如果你正面臨到一些職涯上的困擾,但不知道可以如何切入或思考,甚至單純想聽聽目前市場上、數百位人才的想法,也很歡迎和我聊聊。

讓我,成為你的職涯擺渡人。

我是誰?

這裡也簡單地自我介紹一下,讓你能更認識我😊

嗨你好!我是 Chris,一位擁有技術背景的獵頭,熱愛解決生活與職涯上的挑戰。專注於產品管理/資料科學/前端開發 / 人生成長,在這條路上,歡迎你找我一起聊聊。

若有興趣也能閱讀這篇文章,更了解我是誰:
【公告】有 PM/DA 的背景,為何成為一位獵頭?說說原因與未來的發文 |

未來,我會繼續寫文章,讓我在職涯領域的經驗,可以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。當然,這裡也不免俗要推薦一下我自己負責的領域:

如果周圍的朋友,想要看看 Data Science / PM / Frontend / Full-Stack 等領域的機會,可以直接在 LinkedIn、Line 私訊我,或是 Email 到我的信箱。

如果有周圍的朋友剛好也有需求,再請你們不吝分享這個資訊給他們了!最後,也希望能在我默默筆耕的過程中,默默讀者的生活與職涯,變的更好。

**【希望用你的掌聲來投票與支持】**
拍 5~10 下:簽個到,表示支持(感謝你的鼓勵啊啊啊)
拍 10~30 下:希望我可以多寫一些文章!有你這位讀者,寫這篇也心滿意足了!
拍 30~50 下:內容對你感覺很有共鳴,希望能多分享給周圍的朋友!

--

--

學.誌|Chris Kang

嗨!我是 Chris,一位擁有技術背景的獵頭,熱愛解決生活與職涯上的挑戰。專注於產品管理/資料科學/前端開發 / 人生成長,在這條路上,歡迎你找我一起聊聊。歡迎來信合作和交流: chriskang0917@gmail.com